古老中国的低碳转身:ISC的中国城镇实践

发布日期:2015-06-11 21:50
Low-Carbon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China_thumbnail
2007 年,来自美国的ISC进入中国,先后在广州、北京、上海设立了地区办公室,与中国各个领域合作,包括政府、企业、学术界、公益组织,一起促进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环境保护、温室气体减排、低碳发展等,项目涉及绿色供应链、城镇低碳发展、可持续发展教育、环保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。
 
截止 2013 年年底,ISC 在中国已经完成多项低碳社区的工作,包括扬州老城社区低碳改造项目、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低碳镇、广州市低碳示范社区试点项目等项目,并发布了《社区低碳行动指南》、低碳城市宣传册等研究成果。
7 年在中国的工作经验,让我们考虑是时候讲一讲这些经历过的项目——我们希望和这块土地上关心可持续发展的人分享我们的工作经验,传播一些有效的、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理念,更希望让大家聆听 7 年来,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,一些在中国土地上正在发生的、实实在在的改变。在这段历程中,我们亲眼目睹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低碳改造,并促成社区改变。从上海、广州、扬州、天津到工业镇小榄,这些来自政府部门、村镇企业、社区居委会或是 NGO 的中国城市居民,通过自身的转变,进而促进着身边社会的改变。
 
我们希望这些真实并温暖的故事,为更多同行者带来有效的借鉴。因此,这本书分成了四个部分。
 
第一部分主要介绍ISC的故事:我们从哪里来,过去在做怎样的事情。我们所提倡的“可持续发展的社区”、“低碳社区”究竟是怎样的社区,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要讨论这些话题,它们和当今的中国究竟有怎样的联系。
 
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,分别讲述中国古城扬州的低碳社区改造,工业小镇中山小榄镇的城镇低碳改造。在这些具体的故事中,阐释低碳社区改造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。当地居民与 ISC 相互协作的经历,也充分体现 ISC 工作的核心——“致力于建立彼此之间相互关怀,认真倾听,言行一致,互相信赖的伙伴关系”。
 
第四篇则是我们这六年,在中国不同社会层面,从城市到城镇,从社区到厂区所做的案例。由于 ISC 在低碳行动方面有很多经验,我们也增加了部分国际低碳改造的案例,有的放矢,希望给中国读者带来借鉴。
 
本书力图做到图文并茂,提供大量有效使用办法,希望提供给读者更清晰的低碳理念,不仅能够在自己的社区思考低碳生活,最重要的是,能够亲自去实践。当然,我们更希望得到更多的反馈,与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一起,进一步讨论低碳行动和低碳改造的工作方式。

扫码下载


分享到:
相关文章阅读